整个大厅里,人声鼎沸,茶汽升腾,三人一台,五人一桌,尽是前来吃早茶的茶客。他们面前多是泡上一盅茶,佐上几份点心或熏鱼之类,有的间或煲上几个火锅,里面冒着丝丝可闻的鲜香。
往日去广州,总是行色匆匆,虽也吃过早茶,但总没有会心的体验。前些时日到广州女儿家小住,才有了宽裕的机会,吃出点广州早茶的味道。
广州人吃早茶的历史,可谓由来已久了。据考证,100多年前,广州街头菜市就出现了叫二厘馆式的茶舍,清咸丰、同治年间,二厘馆在广州城乡已比比皆是了。二厘馆是指当时比较简陋的茶馆,每位茶客只要交上二厘钱,就可以在二厘馆喝到清茶,吃上一份松糕、芋头之类的食品。不好折算那时的二厘钱合现在的多少钱,大概非常经济实惠,颇受劳苦大众及普通市民的欢迎。由二厘馆我想到往昔北京前门一带的大碗茶(俗称老二分)和中原地区早些年摆在街头路边的茶摊(过往路人都能消费得起),似有异曲同工之妙。清末民初,随着广州通商而带来的经济繁荣,继而又建了不少规模宏大设计新颖的高档茶楼,如三元楼、陶陶居、天然居、陆羽居、望海阁等茶楼,二厘馆与这些茶楼已不能同日而语了。现在广州市区林立的高档茶馆,豪华高雅,已成了广州市一道独特的风景,也形成了羊城茶楼独具的地方特色。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