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糖姜茶,红枣姜茶,蜂蜜姜茶,柠檬姜茶,保健茶-网上订茶I3524992708
« 世界上最大“万两黑茶砖”亮相上海世博会湖南馆我这个外地人也领到上海世博会大礼包了 »

红颜祸水-一个女人最伟大的资本是教养(转)

        当心爱的男人不愿意或者无法娶你的时候,是守着这份处女般纯洁的爱情,孤单地过完这一辈子?还是是伤心难过,痛不欲生好一阵子,然后认命地找另一个人,用打过折的爱情与他结合?或者不顾自己的身份清白,心甘情愿地做他的情人?在十六世纪的水城 Venice ,你甚至可以更有尊严地以某种非法理的形式拥有他,那就是成为Courtesan(专与高级官员交往的妓女,译为宠妓)。
  
  从演员角度而言,Catherine McCormack丰富的面部表情,自然的情感流露,绝对不是什么花瓶之流可以做到的。由母亲传授政妓风情,从喜悦,顺从,着迷,到“让他认为自己不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男人”,Veronica最后突然滑落的一颗眼泪,让我有一种预感,这个女孩会征服Venice。她学习拉丁文、琉特琴、舞蹈、礼仪,在母亲的指导下熟悉男人的身体——一切宠妓必备的技能。
  不得不提一下Veronica的母亲,曾经风光的宠妓,指引亲生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,亲手将女儿送上政客的床。(不知怎么,突然想起陈宝莲的母亲,不知道她把女儿送去片场的时候是否也是这种心情。)虽然风华不再,美人的智慧依旧,“Marriage is a contract, Veronica, not a constant trust.”Veronica 的母亲这样教导女儿。Veronica爱上的贵族青年Marco必须为了政治以及家族前景迎娶一位背景显赫的妻子,不用鄙夷这种契约婚姻,难道今日的婚姻从形式到实质能完全自由么?只是程度没有那么夸张,至少婚礼前新郎还能见识新娘本人。谈婚论嫁的时候,双方是不是都会考虑一些所谓的类似当时“政治”的因素?即使在今天,那聪明母亲说的话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
  
  这部电影足够有资格做为泛女性主义者的指导片,提供了两种极端类型——淑女及宠妓——的对比,同时也突显了女性在父权社会里争取地位与权力的挣扎与手段。
  像Veronica这样出身与家境的女孩子,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,也许这就是最好的选择;否则只能与其他Venice女人一样,嫁人、持家、生孩子,终此一生,就像那个父权社会允许并要求大多数女人所充当的角色一样。这是父权社会的一个具有讽刺性的矛盾。他们要求自己的女人有道德,守贞节,奉行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,阻止妻子读书、有自己的思想,却又嫌弃她们太无聊;就如Marco对新婚妻子Julia的失望,那个没有自己内心的欲望的好太太,只是想给丈夫“生一个强壮的儿子”以及“做一个好妻子”。而宠妓几乎在所有方面比家庭妇女更有魅力:她们可以读书,因为这样才能够与男人谈论时事、吟诗作对;她们拥有选择自己“一夜情”的权力,具备行动上的自由;她们更懂享受人生。比起三从四德的拘谨,男人们的欲望被这些光彩照人的宠妓挑起。
  Wanting(欲望),Veronica的母亲一直强调这一点。父权思想的矛盾与讽刺也在这里呈现出来。男人的欲望本可以被自己的妻子满足,如果他们停止制造无知的女人;男人把女人搞得很笨很苦闷,然后把自己也搞得很苦闷,只好创造出宠妓来满足自己的欲望,而那些美丽聪明的尤物反把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,可笑的是,她们相较于一般女子的一切优势——识字、阅读、吟诗、爱欲、欢乐——都是男人赋与的。到底是谁更蠢,笨蛋还是创造笨蛋的人?
  电影里除了宠妓以外,还有一个算是聪明的女人——Veronica的闺中密友Beatrice;虽然循规蹈矩地接受家族的安排嫁给“a piece of decayed flesh”,却希望Veronica能教导她的女儿成为宠妓。情节在临近结尾的时候达到了讽刺的高潮。具备美德行为的母亲却希望自己的女儿堕落,因为在这个被男人扭曲的权力结构里,那是唯一有利的战斗位置。
  
  我算不得一个女权主义者,我的多数思想还偏传统。Whatever,这电影给我可以受用终生的启示就是,无论如何,女人自己的命运要自己掌握;因此我找到了自己在命运中的位置。引用Veronica的一句台词,"A woman's greatest and most hardened asset is education."

 

谁说女子不如儿郎?是谁说柔胜不了刚?

   “寸心炼成了刚,百媚千娇下火场。她也曾一支山花笑烂漫,转身间叱咤九天上......”用《至尊红颜》里的这句歌词来形容维诺妮卡再合适不过了。是的,她也曾是一支山花,在清晰的田野上放肆地欢笑。游戏其间的过客,总不免为之倾倒,因她的一瞥,一笑。然而命运,又或是社会的不幸?让这位天真烂漫的少女,在不知不觉间走上了她从未想过,也不愿去想的道路。

    电影《红颜祸水》(又名:危险尤物),用艺术的手法讲述了16世纪威尼斯繁华富庶的背后一位“享誉盛名”的“政妓”——她不幸而又伟大的故事。

    政妓,16世纪水城威尼斯最美丽的风景。她们风流典雅,吟诗作赋,尽情地绽放女人最美丽的一面,而维诺妮卡(Catherine McCormack)是其中最美丽的威尼斯之花。
   出生普通家庭的她与青年贵族马可(Rufus Sewell )相恋,然而家庭地位的悬殊使这段恋情无果而终。失意的维诺妮卡为了得到心爱的男人,选择了政妓之路。优雅动人的她让得不到的男人又恨又爱,让贵族的妻子们妒火中烧。不久战争爆发了,国家陷入危机和惶恐之中,维诺妮卡为国家利益挺身而出。然而战后她却被视为红颜祸水,成为众矢之的......

来源:(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66b463a50100hxgu.html?retcode=0) - 红颜祸水_yuanwen_1990_新浪博客

    看到这些,人们总是不禁会为维诺妮卡选择堕落为“政妓”而惋惜,同时也对这样的职业而可耻。我想,直到现在,在当今号称“开放”的城市里,也没有几个人能瞧得起当过“政妓”的女人吧。我也一样,随着影片的逐步展开,我渐渐从对维诺妮卡选择变为“政妓”的感慨转变成对她的不解:原本如出水芙蓉般清纯的少女,怎会以这样的方式将自己推入地域?同时,我也开始质疑,电影导演究竟想要通过影片传达什么主题?

    可笑的是(是在笑我自己),电影展开至最后半个小时,我才醍醐灌顶般了解了这部电影的意义。维诺妮卡,或者说,是16世纪的“政妓”,她们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堕落,肮脏不堪。相反的,当时的她们,高贵典雅,文采风流,其聪慧,甚至连那时自诩为“才子贵族”的男人们也自叹不如。她们凭借自身的美貌与智慧,游走于上层贵族之间,并受到看似和她们的职业不相吻合的高贵待遇。不得不说,这是16世纪威尼斯独特的社会风气以外,更是这些女人们自立自强的清楚认知。那时的女人从来只被当做政治联姻或传宗接代的工具,一直被灌与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的思想,所以,她们不能读书,也没有应当的自由。而“政妓”则不同。她们被允许学习诗词歌赋,自由出入于任何场所,可以说,这些“政妓们”有着比一般女人更加高贵的地位。因此,我想维诺妮卡是觉悟了,在自己的爱情受到阻挠后,她开始清楚地认识到要想获得自由,必须付出代价,而这代价,就是充当“政妓”。

    让我真正理解她的是电影末尾。威尼斯爆发战争,她们必须向法国求助,而手段就是向法国国王献上“政妓”。在爱情与国家的存亡之间,维诺妮卡有着可贵的名族大义,她毅然投向法国国王的怀抱,用自己换取了法国的援助。可威尼斯人并没有因此永远感激她,战后,她更被所有人视为“红颜祸水”,要致她于死地。站在审判厅前的维诺妮卡让我震撼,她的从容,她的镇静,她于审判者的对话都无时无刻展现了她的可贵品质。当她在审判厅中心慷慨陈词,电影镜头围绕她不断转动时,我深刻地感受到一个女人的高大,不是她的身躯,而是她的灵魂!一场审判之后,维多妮卡不但成功获释,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爱情。完美的结局,也足以让观众欣慰。

    一个职业卑微,灵魂却高大的女人,该是值得我(或是我们)永远尊敬的对象
来源:(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66b463a50100hxgu.html?retcode=0) - 红颜祸水_yuanwen_1990_新浪博客

  • 相关文章: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日历

最新评论及回复

最近发表

Powered By Z-Blog 1.8 Spirit Build 80722 Code detection by Codefense

Copyright 姜茶,姜汤,姜糖水-姜茶文化网.All Rights Reserved.